做点什么吧,总比什么都不做好

“放量”在投资心理上的含义是指:在一波大涨的过程中,大盘在某些阶段都会出现成交量突然剧烈放大,通常的解释是有新增资金入场。

但从投资心理的角度看,却有另一种看法。

新增资金只能买入,那是谁在卖呢?只能是场内的老资金,而且新橧资金再多,相对于庞大的场内现有资金,也只是少部分,成交量的暴增主要还是来自原有资金。

真正的原因是新增资金入场,高位接走了老资金的筹码,导致股价大幅上涨。老资金在卖出后,发现股价未跌,被迫在更高的位置重新买入。

剧烈变化的市场让投资者心理失衡,无所适从,再加上大涨初期,由于一般投资者喜欢慢慢加仓,仓位不足而导致跑不赢大盘。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情绪,就产生了“控制错觉”,希望用“频繁交易”来控制局面。

很多技术分析理论,都把“量价齐增”看成是一种健康的上涨,其实,回顾历史大顶,既有不放量的,也放量的。所以“放量”的真正含义是此时市场出现了大量的“情绪驱动交易”,很短的时间内,有的买,有的卖,有的卖了又买,有的买了又卖,最典型的是以下四种心态:

四种心态

厌倦:终于解放了,以后再也不玩了——这是长期套牢后的解套盘;

恐惧:前几次上涨都坐了过山车,这次说什么也要先落袋为安——这通常是熊市买的业绩还不错的股票;

后悔:卖飞了,这回恐怕真的来牛市了,赶紧追——这是踏空的心态;

贪婪:这个涨停了,那个连板了,不管什么交易纪律了,人生能有几回博——这是参与垃圾股、题材股炒作的典型情绪……

而这些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交易,最大的特点是稍有利润就拿不住,这在牛市基本上是必输的。

更深层次的原因,正是因为绝大部分散户都是“情绪驱动的交易者”,缺乏交易计划,才为那些“逻辑驱动的交易者”提供了超额回报。

简称“割韭菜”。

那么什么是情绪驱动的交易?什么是逻辑驱动的交易呢?

情绪驱动交易与逻辑驱动交易

“趋势交易”和“价值投资”,都属于标准的逻辑驱动交易。

先来看最典型的“趋势交易”的老祖宗,《股票大作手回忆录》的主人公,杰西▪利弗莫尔的经典一战。

利弗莫尔第三次宣布破产后,找到了一家经纪行,希望能够进行买空卖空的信用交易。凭着以前的口碑,经纪行借给他500股的信用买入额度,他看中了一支叫伯利恒钢铁的股票,因为这支股票是当时上涨的领头羊,当时的股价是50美元,正在缓缓上升。

因为是信用买入,他不能有太多浮亏,也无法用他惯用的上涨加仓法。也就是说,利弗莫尔只有一次翻本的机会。

一把梭定输赢,如果是你,你怎么办?

可能大部分人的想法是,既然现在是缓缓上涨,那就先买一点,多多少少赚一点,以后再找机会吧——但这恰恰是“情绪交易者”的想法。

利弗莫尔的做法是“等”。

股价从50涨到60,利弗莫尔没有动手;从60涨到70,没有动手;从70涨到80,又涨到90,他还是没有动手。

他到底在等什么呢?

因为只有一次机会,所以他必须等待“最好的机会”,一个出手后获利最大的机会。

在他看来,最好的机会是一支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,到了100、200、300的整数关口,因为关注者的增加,而出现的“趋势加速”行情。

这就是趋势交易的经典逻辑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