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势类型分解点,也就是一段走势的转折点,一 般都因某级别的背驰而产生比如日线图转折点 可能是1小时图背驰、5分钟图背驰、30分钟图背驰而产生。具体是哪个级别周期,则需要实际分析,需要说明缠论的级别并不是简单的K线时间周期,以后会学到,这里举例方便大家理解。
行情转折必然由背驰导致,但背驰导致的转折并不一定是同一级别,这也是在学习缠论的过程里,好多朋友喜欢看MAD这个指标是否背驰或者背离,导致后面什么东西都没学到,就学了一 招“背驰转折定力”是家常便饭 。
一、背驰后的转折
如何理解背驰后的行情变化,首先要有动态思维 相当下思维,看行惰的走势,就如同昕一朵花的开放,见一朵花的芬芳,嗅一朵花的美丽 ,一切都在当下中灿烂,这是一个动态生长的画面。 一 棵树的生长也是从种子开始逐步发生变化的。走势也正因为小级别背驰逐步积累后才可能导致大 级别转折,如此,不难发现,市场充满着当下的生机。
很多新手习惯了过去的单一周期信号操作的思维,所以经常用静态的思维去看得问题,以为背驰就一定发生大的转折,这种理解肯定是错误的,一定要及时纠正。
发现背驰,首先要给清楚是什么级别 (什么时间 周期) 、哪两段进行比较。只要是围绕一个中枢的两段走势都可以进行力度比较,当然背驰是需 要创新高或者新低的前提下进行对比。
在段与段之间,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所对应的 MACD的面积进行比较。如下图所示 ,我们在上次课中,已经知道如何识别背驰了。如下图1' 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背驰结构,我们这一节课程要研究的问题是 :背驰之后,行情一定会发生转折么,转折的力度会有多大?
二 背驰后的转折分类
当我们找到一个背驰的结构也找到了背驰段,定位到了一个操作点 (如上图的背驰和C点) 接下 来就要关心这个反向的走势可以持续多久?幅度 会有多大?研究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,因为这涉 及到如何持仓如何获利的问题。
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点,我们需要对转折之后的情况进行分类 ,因为背驰后走势依旧可以继续延 伸、扩展、更大级别盘整,甚至下跌。只有严格 分类才能对每一种情况都能精准的给出处理办法。
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 :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、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。
有了这个转折定理依据,背驰之后的转折力度和 级别就可以进行讨论和分类了 ,按照转折力度的 大小,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:
第一种情况 :转折的力度最弱,背驰之后只返回到最近的一个同级别中枢,然后继续原来的走势。如下图2所示 ,C之前的走势相信读者应该都 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标准的趋势下跌,看MACD 的面积也很容易看出这样的背驰点。在c点之后出 现一个最弱的转折,仅仅触及到B中枢,随后继续一路下跌,延续原来的熊市。
第二类情况 :转折的力度一般,通常会完成一个盘整类的结构和最近的一个中枢扩展成一个更 大级别的中枢。如下图3所示,转折的力度比第一 种情况要大,形成了一个反向的盘整走势类型,和原来的下跌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,构成一 个更大级别的盘整走势。
更大级别的盘整,就是一个背驰类走势之后,紧 接着是连续三个本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的中 枢,相对于前面的趋势走势,是高一级别中枢, 这个中枢的级别,一定会大于之前走势所包含的中枢的级别。
第三种情况 :转折力度最大的一种,通常在大级别的顶部和底部出现,我们举案例说明这一情况。
如下图4所示 ,这是标普指数的日线图,在2018 年9月下旬进入最后的c段,也就是背驰段,在 2018年10月开始转折,进入更大级别的下跌。
三、什么是小转大
转折的力度与级别有关系 而所有转折都和背驰有关,所以背驰级别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细究。 也就是说走势的背驰级别相当下走势级别是需要区分的,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种 :
一是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。
二是背驰级别小于当下的走势级别。
对于第一种情况,我们在前面的3个案例中都已经 详细说明了同级别的背驰。对于第二种背驰的情 况,就比较复杂了,背驰的级别小于当下的级 别,也就是所谓的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, 俗称“小转大” ,我们常见的V型走势通常都和小转大有关系。
如上图5所示 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大中枢 A ,然后连接这个大中枢A的a和b的走势,很显然 b的力度比a大,按照正常的逻辑,后面没有理由 发生大级别下跌,应该再次构筑一个同级别中 枢,然后选择继续新高才对。但实际的行情如果 都是按照教科书上那样继续演化,那也太没什么 意思了,要理解这样的转折,也就是通常我们看到的V型反转,一般都是小级别转折引发的大级别 转折,也就是背驰的级别不在本级别,而在〉欠级 别以下级别。
对于初学者而言,在充分理解掌握级别和递归之 前,可以先暂时放下这一个知识点,等后面的买 卖点和级别掌握 了,再回过头来学习 。
总结
不论什么情况的背驰, 定要结合级别,抛开级别谈背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要掌握级别就要掌握递归;要掌握递归,掌握特征序列;要掌握精征序列,就要掌握笔的概念;要掌握笔的概念,就要掌握K线包含,顶底分型。